肅南馬蹄寺風景名勝區
發布日期:2021.06.03 分享
馬蹄寺石窟,是中國大陸的佛教重要石窟之一。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城東南80餘公里的臨松山中,計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觀音洞等處。各處相距數公里至10餘公里不等。因山崖石質屬粗紅砂岩,不便雕刻,故絕大多數為泥塑。1996年公佈馬蹄寺石窟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寺的創建年代迄無定論。

據《晉書·郭瑀傳》載,東晉人郭瑀曾“東遊張掖…,隱於臨松薤穀、鑿石窟而居”。《甘州府志》則有“石洞鑿者郭瑀及其弟子、後人擴而大之加以佛像”之說。從洞窟形制和造像風格上判斷:金塔寺和北寺和千佛洞的部分洞窟大約創建於5~6世紀。其中一些洞窟可能在5世紀初或更早。所以,一般認為馬蹄寺石窟可能和北涼沮渠蒙遜創建“涼州南山石窟”這一記載有關。此外,大量洞窟為北魏至明清歷代營建或者重修。馬蹄寺石窟是一規模宏大的石窟群體,它包括七個小石窟群,《甘鎮志》講“神驥足跡”。民間傳說:天馬下凡時一蹄落在了這裡的一塊岩石上,踩下了一隻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如今這塊蹄印石被保存在馬王殿內。馬蹄石窟由於歷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與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教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

石窟群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於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模龐大;金塔寺中大型肉雕飛天,古樸稚雅,為國內所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個天洞,上下5層21窟,寶塔形排列,內有佛殿,外有回廊,共開內外窟龕達49孔之多,造型奇特。馬蹄寺環境奇麗,山青,水秀,峰奇,洞異,堪稱"四絕"


旅遊小貼士
地址: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城東南80餘公里
交通:張掖市西關車站和汽車南站均有前往馬蹄寺風景區的固定班車,或全程包車前往。

資料來源:甘肅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