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文化漫遊之旅
發布日期:2021.07.03 分享
這裡既有古城,又有沙漠;既有悠久的傳統文化,也有奇異的現代建築,更有眾多的世界遺產矗立在旅程中等待海內外遊客的到來。如果您想體驗古老長城歷史文化,歡迎來到美麗中國大陸。為了讓海外遊客對中國大陸有立體的瞭解,本條線路以上海這一國際化都市作為此行的最後一站。如深度遊玩,全程約需19天。

瀋陽-秦皇島-北京-承德-大同-忻州-晉中-太原-西安-嘉峪關-敦煌-上海

第一站:瀋陽 遊覽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大陸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位於瀋陽市沈河區明清舊城中心,代表了滿族早期皇宮建築的最高藝術成就,體現了滿族早期獨有的歷史文化內涵。

瀋陽故宮始建於西元1625年,是清朝的開創者努爾哈赤及皇太極創建並使用的宮殿,也是清遷都北京後皇帝到東北地區巡幸和祭祀祖陵時的行宮,是中國大陸僅存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宮殿。將滿、漢、蒙、藏建築藝術融合在宮殿建築中,是古代宮殿建築富有特色而珍貴的範例。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第二站:秦皇島 遊覽山海關

山海關是明長城東部重要的關隘之一,與西段的嘉峪關遙相呼應,互為首尾,有“天下第一關”之美譽。1987年山海關作為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古代常說的“關內、關外”,即是以山海關為界。山海關景區不僅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軍事要塞,更是風光旖旎、氣候宜人的旅遊和避暑勝地。景區內已開發的名勝古跡有90多處,以長城為主線,分別有“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長壽山”、“燕塞湖”、“王家大院”等幾個風景區,各景區之間距離不遠,交通便利,可順路遊玩。


 
第三站:北京 遊覽天安門廣場、北京故宮、頤和園、北京皇家祭壇-天壇、雍和宮、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地處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中國國家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880公尺,東西寬500公尺,面積達44萬平方公尺,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

廣場地面全部由經過特殊工藝技術處理的淺色花崗岩條石鋪成,中央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和莊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兩邊是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與天安門渾然一體,共同構成天安門廣場。1986年,天安門廣場被評爲“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觀名“天安麗日”。

天安門廣場記載了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五·二〇運動都在這裏爲現代革命史留下了濃重的色彩,同時還是無數重大政治、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是中國從衰落到崛起的歷史見證。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爲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北京故宮於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爲藍本營建,到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公尺,東西寬753公尺,四面圍有高10公尺的城牆,城外有寬52公尺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爲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爲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中國大陸5A級旅遊景區, 1961年被列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頤和園是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約2.9平方公里。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爲基址,以杭州西湖爲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爲“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規模宏大,約四分之三爲昆明湖所占據,湖畔有亭、台、樓、閣、廊、榭等建築百餘座、三千餘間,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等皆爲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也是遊覽頤和園不可錯過的地方。全園以西山群峰爲背景,加之建築群與園內山湖形勢融爲一體,景色變幻無窮。

頤和園於1961年被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佈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爲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入選國家5A級旅遊區。


 
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場所,經過不斷的改擴建,至清乾隆年間最終建成。天壇包括圜丘和祈穀二壇,圍牆分內外兩層。北圍牆爲弧圓形,南圍牆與東西牆成直角相交,爲方形。這種南方北圓的建築格局,通稱“天地牆”,象徵古代“天圓地方”之說。

遊覽天壇,除了觀賞各殿堂的精巧建築、追尋古代帝王祭天的宏大場面外,回音壁、三音石等奇巧的設計也令人慨嘆古人的智慧。在皇穹宇殿至大門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分佈著三塊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門窗關閉且附近沒有噪音幹擾的情況下,站立於第一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一聲;於第二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兩聲;於第三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三聲。


 
雍和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爲行宮,稱雍和宮。又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爲黃瓦紅墻,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爲喇嘛廟。可以說,雍和宮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爲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院主要由三座精緻的牌坊和五進宏偉的大殿組成。從飛簷斗拱的東西牌坊到古色古香東、西順山樓共占地面積66400平方公尺,有殿宇千餘間。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八達嶺長城是萬裡長城的精華段,最爲雄偉險峻。作爲北京的屏障,這裏山巒重疊,地勢險要。氣勢極其磅礴的城墻南北盤旋,延伸於群巒峻嶺之中。現在,八達嶺初步形成以長城開放地段和中國長城博物館、長城全周影院爲主體,三個免費景園爲輔助,殘長城、岔道古城兩個附屬景區爲補充的層次感較強的遊覽體系。

八達嶺長城馳名中外,譽滿全球,是萬裡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迄今,先後有尼克森、雷根、柴契爾、戈巴契夫、伊麗莎白等數百位外國政要登上八達嶺觀光遊覽。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自古以來就是守衛北京的軍事要衝,被稱爲“危嶺雄關”。慕田峪長城建築構造風格獨特,敵樓密集,尤其是三座敵樓幷矗一台的正關台,更是萬裡長城中罕見。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慕田峪長城段全長5400公尺,景區內設有國內一流的登城纜車,開發了中華夢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項目,形成了長城文化、石文化和體育健身娛樂有機結合。英國前首相梅傑,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等多位外國首腦到慕田峪遊覽。


 
第四站:承德 遊覽金山嶺長城、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普寧寺、普陀宗乘

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境內,與北京市密雲區相臨,是萬裡長城的精華地段。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這段長城依附重重山巒而建,逶迤曲折,登上長城,視野十分開闊壯觀,景色秀美雄壯。金山嶺長城從修造藝術上來看,亦別具風格,僅敵臺的建造形式就有方樓、圓樓、扁樓、拐角樓;箭窗樓也分爲三孔樓、四孔樓、五孔樓不等。金山嶺的“文字磚、障墻、擋馬墻、麒麟影壁”堪稱長城四絕,十分值得一去。


 
承德避暑山莊是古代帝王宮苑,中國大陸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頤和園、拙政園、留園並稱爲四大名園。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熱河行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被批准爲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普寧寺地處河北省承德市,是中國大陸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整個寺廟建築恢宏精美,縱深約有250公尺左右,步行參觀大約需要兩個小時。普寧寺的建築十分獨特,前院內均是漢式建築,這裏有傳統的中式山門、天王殿、配殿和大雄寶殿等建築。而後院則是典型的藏式建築,以壯觀的大乘之閣爲中心,有一群仿造西藏著名的桑耶寺而建的建築,在這裏可以看到白墻紅頂的藏式樓宇,可以參觀拍照。


 
普陀宗乘之廟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北,爲承德外八廟中規模最宏大者。因主建築模仿西藏布達拉宮修建,因此也稱作“小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與其說普陀宗乘是寺廟,不如說這裏像一座城堡。整體建築依山就勢,逐層升高,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整座寺廟分爲前後兩部分,前半部爲山門、碑亭、五塔門,及大量平頂碉房式白台30餘座,隨山就勢,錯落有致,遠觀渾然一體,充分體現了藏式建築的特點。後半部是這座寺廟的主體建築大紅台,它位於山顛,氣勢雄偉,蔚爲壯觀。大紅台內的萬法歸一殿是這座寺廟的主殿,殿頂用黃金鎏制而成,金光閃閃,被中外遊客喻爲金殿。


 
第五站:大同 遊覽雲岡石窟、懸空寺

雲岡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是中國大陸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爲四大石窟藝術寶庫。2001年,雲岡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現存主要洞窟45個,造像59000餘尊,最高的17公尺,最小的僅有幾公分,各類造像形象生動活潑,姿態飄逸雋秀。其中的曇曜五窟,佈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五華洞雕飾綺麗,豐富多彩,是研究北魏歷史、藝術、音樂、舞蹈、書法和建築的珍貴資料。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爲“懸空寺”,是因爲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建成於西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建築極具特色,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第六站:忻州 遊覽雁門關景區

雁門關,是世界文化遺産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3000多年的歷史歲月中,作爲古代中國大陸北境著名邊關要塞,雁門關見證和影響了歷史進程;親歷了民族融合的艱辛歷程,積澱了多民族文化精華;作爲歷史上著名的商道,雁門關見證了古代邊貿的興衰,成就了晉商的輝煌。

雁門關景區是以雁門關軍事防禦體系歷史遺存、遺址爲主要景觀資源的邊塞文化、長城文化、關隘文化旅遊區,景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隨著近年來的大規模修復開發,古老的雁門關已經成爲集“吃、住、行、遊、購、娛”等綜合功能爲一體的邊塞文化旅遊目的地。


 
第七站:晉中 遊覽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古城內的街道、店鋪和民居依舊保持著傳統的佈局和風貌,是我國保存最爲完好的古城之一。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平遙古城整體佈局遵從八卦方位,體現了明清時期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佈。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古代城市的活樣本。城牆歷經600餘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仍雄風猶存,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早的古城牆之一。


 
第八站:太原 遊覽喬家大院、晉祠

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晉商喬致庸的宅第。電視劇《喬家大院》、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在這裏拍攝的。

喬家大院佈局工整,華貴威嚴,從高空俯瞰呈雙“喜”字狀。院內屋簷、門窗、欄杆、臺階等處處雕工精巧,極其講究細節,被譽爲“北方民居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晉祠爲4A級景區,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是中國大陸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晉祠最著名的建築爲聖母殿,創建於宋代天聖年間(西元1023—1032年)。

晉祠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以其雄偉的建築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於世,是集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爲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

其中,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爲“晉祠三絕”。 1961年3月,晉祠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九站:西安 遊覽西安博物院、小雁塔、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西安城牆景區

西安博物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是陝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館、名勝古跡、城市園林爲一體的博物館。以展示的珍貴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揚的雁塔晨鐘、秀麗的園林景觀而聞名。


 
小雁塔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於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爲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小雁塔是早期方形密簷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公尺,塔形秀麗,是唐代佛教建築藝術遺産,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漢族文化的標誌性建築。

2014年,小雁塔作爲中國大陸、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陵墓建於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08年,現存墓封土高40公尺。陵園佈局仿秦都鹹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約2.5公里,外城周長約6.3公里。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發現。現已挖掘四個坑,面積共2.5萬餘平方公尺。坑內叢葬大量與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其展現了秦代科技文化的高度成就,被譽爲"世界第八奇蹟"。


 
西安城牆,古都西安的標誌性景觀,也是中國大陸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牆。

全長約14公里,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包括護城河、角樓等一系列設施。西安城牆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呈長方形,牆高12公尺,底寬18公尺,頂寬15公尺,總周長13.74公里。


 
第十站:嘉峪關 遊覽嘉峪關文物景區

嘉峪關位於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公里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國大陸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的美稱。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里的峽谷地帶。該峽穀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台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1987年,嘉峪關作爲中國大陸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第十一站:敦煌 遊覽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莫高窟

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南6公里的沙鳴山北麓,因沙動有聲而得名。

鳴沙山山由流沙積聚而成,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東西綿延4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最高海拔1715公尺。整個山體由紅、黃、綠、黑、白米粒狀沙粒堆積而成。五色沙粒細軟滑圓,隨足頽落,經宿風吹,輒複如舊。山形美觀,峰如刀刃,遠看連綿起伏,如虯龍蜿蜒,遇摩擦振動,便會殷殷發聲,輕若絲竹,重如雷鳴。故這裏的“沙嶺晴鳴”爲敦煌著名的“八景”之一。

自古沙漠清泉難以共存,但在鳴沙山中,卻能看到沙漠與清泉相伴爲鄰的奇景。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長約150公尺,寬約50公尺,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這是鳴沙山景區最著名的地方。鳴沙山充滿了色彩和生機,宛如大漠羌笛聲中的一段江南牧笛聲,婉轉清揚,歡快靈動。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的敦煌莫高窟,是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之一,被譽爲“東方盧浮宮”。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351年~394年),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公尺、泥質彩塑2415尊,是目前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近代發現的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出來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1961年,敦煌石窟列入第一批中國大陸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第十二站:上海 遊覽上海博物館、上海南京路、上海外灘、豫園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博物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公尺,開設12個專題陳列室,包括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璽印、少數民族工藝等21個門類,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爲特色。

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時代的良渚文化細刻陶器,爲稀見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館藏的一大特色。


 
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它東起外灘、西迄延安西路,橫跨靜安、黃浦兩區,全長5.5公里。傳統與現代的交織爲這條百年老街增添了別樣魅力。這裏是萬商雲集的寶地,是上海對外開放視窗,也是國內外購物者的天堂。


 
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是舊上海時期的金融中心、外貿機構的集中帶,素有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一直以來被視爲上海城市歷史的象徵。2010年3月28日,在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夕,外灘全面完成改造工程,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與外灘隔江相對的浦東陸家嘴,有上海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中心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成爲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豫園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老城廂東北部,素有“城市山林”之譽,又有“奇秀甲于東南”之說,是上海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有著400多年的歷史,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所說的豫園,通常包括了進入豫園幾條熱鬧的街道以及豫園的標誌九曲橋、湖心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