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發布日期:2018.05.22 分享

 

青海

青海省簡稱“青”,位於大陸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全省均屬青藏高原範圍,境內有大陸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故而得名青海。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稱為“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青海的美,具有原生態、多樣性和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李白的詩句:“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正是青海壯美山河的生動寫照。

 

旅遊資源

青海旅遊資源豐富,類型繁多。自然風光雄奇壯美,旖旎迷人,具有青藏高原特色。在這片土地上,以古墓群、古寺廟、古岩畫、古城堡為特徵的人文景觀和名勝古跡眾多。漢、藏、回、土、蒙古、撒拉等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文化傳統,保持著獨特的、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和習俗。據專家評定,青海有三江源、青海湖、崑崙山、萬丈鹽橋、塔爾寺等10多種世界級旅遊資源,有唐蕃古道、日月山、孟達林區、柳灣墓地、瞿壇寺、原子城、馬場垣遺址、“外星人遺址”、熱貢藝術等50多種國家級旅遊資源,有虎臺、伏俟城、老爺山、托素湖、南禪寺、北禪寺等80多種省級旅遊資源,可謂豐富多彩,美不勝收。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5A級旅遊景點1個,4A級景點17個,3A級景點47個。

青海湖是經大陸有關部門認定的青海省內唯一的5A級旅遊景點,也是大陸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湖中有鳥島、海心山、海西山、三塊石和沙島等,可供遊客遊覽。鳥島在青海湖的西部,面積約1平方公里。每年春季有約10萬隻從大陸南方和東南亞以及印度半島飛來的十多種候鳥在這裡繁衍生息,甚為壯觀,近年有逐年增多之勢,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為亞洲所罕見。青海湖中盛産無鱗裸鯉(俗稱湟魚)。

孟達林區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區內古木參天,芳草沒膝,山花爛漫,鳥雀啁啾,溪水潺潺。生長著垂直分佈的熱帶、亞熱帶與溫帶植物540餘種,被稱為“青藏高原的西雙版納”、“高原珍稀植物基因庫”。位於群山環抱中的孟達“天池”,面積約20公頃,景色秀麗,氣候宜人。塔爾寺位於距省會西寧西南27公里處的湟中縣魯沙爾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建於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已有400多年曆史。寺院香火鼎盛,影響深遠。全寺建築格局別具一格,由許多獨立的佛塔、殿宇、經堂、僧舍組成,是藏漢結合式的建築群,佔地40多公頃。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和大經堂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尤為著名。酥油花、堆繡、壁畫被譽為塔爾寺的藝術“三絕”。

 

飲食文化

青海由於是少數民族地區,所以飲食具有民族特色。青稞酒、奶茶、以及清真食品隨處可見,而西寧的飯店也多民族風味,清真食品十分美味。在青海的漢族飯菜則大部分為四川風味,味道濃烈,頗為生猛。

 

更多青海美圖 >> 請點我 <<
 

 

推薦景點